淄博王舍汽配城的工人們得到消息:一位32歲的大哥干不下去燒烤,出來賣盒飯了。那開三輪敞篷車的就是他。11點半過后,日頭已經(jīng)升得很高。他裹緊五層衣服,車上放兩個泡沫箱,每逢一家汽修店門口,就探頭問一句:哥,吃飯了不?大哥自稱小鄭。兩公里之外就是他的店,“原始人燒烤”——他塊頭大,身板粗,毛發(fā)旺盛,因此得名。頭兩天,他就來考察過,這里少說上百家汽修店,工人多,選擇少,午餐平均消費10塊,有巨大的盒飯市場。賣盒飯是閑出來的主意。國慶一過,時常一天盼不到一桌客人,眼看11月底了,營業(yè)額還沒過萬,店里的煙灰缸兩天就滿了。閑著也是閑著,妻子勸他,去干個跑腿吧,送個外賣吧,他尋思沒意義。賣盒飯既能忙活起來,又能給燒烤店打廣告,“說不準能拯救這家店”,小鄭想。設(shè)想得美好,一行動就狀況頻發(fā)。塑料盒買少了,菜剩下不少。泡沫箱買小了,最后一個碗差點塞不進去。匆匆忙忙過去,已經(jīng)過了飯點,吃了不少閉門羹?!俺赃^咯,明天早點兒!”工人們這樣回復(fù),說完不再理他。